發布時間:?2022-04-13 16:03:18??作者:劉芬
日前,依托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“研學大運河云平臺”開展的“壯游大運河研學(一期)”項目,順利通過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中心素質學分認定,納入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正式名錄,這也是江蘇省首次將學分銀行向基礎教育領域開放。
本次認定的“壯游大運河研學”項目,涵蓋中國大運河全線的120個研學點,學生通過完成對應板塊內的研學課程,即可獲得1-6個學分。江蘇省學分銀行管理中心主任張璇介紹:“對‘壯游大運河研學’項目的學分認定,目的是希望學生們將在大運河研學中獲得的成長存儲在學分銀行,轉化為未來發展的持續動能?!?/p>
自2013年起,江蘇省啟動建設終身教育學分銀行,積極探索實施終身教育學習成果積累、認證和轉換制度。截至目前,學分銀行已有用戶200余萬人、存入用戶學習成果1210余萬條,主要集中在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領域?!霸谛聲r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背景下,學分銀行的內涵要進一步豐富,要更加凸顯終身教育的本質要求。本次認定就是對此的積極探索?!睆堣f。
然而,基礎教育有自身的成果認定、積累和轉換制度,學分銀行以何種形式呈現?如何順勢而為、錦上添花?張璇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。她發現,多年來中小學素質教育普遍存在考評難、認定難、轉化難的問題,而學分銀行恰恰可以補齊這塊短板。
2021年下半年,由江蘇省教育廳推動、揚州市邗江區啟動試點的“運河思政”項目對中小學素質教育進行積極探索。這一項目依托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“研學大運河云平臺”,組織開展了課堂教學、云端探索、研學實踐等內容,立體化呈現了一堂穿越歷史、橫跨中國的“運河思政課”。該平臺集合了運河課程、研學地圖、線路共創、研學打卡、研學報告等版塊,通過線上線下交互功能,創新解決了研學前、研學中和研學后的若干痛點?!啊袑W大運河云平臺’不但是一個內容提供平臺,也是一個課程組織和研學實踐平臺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評價認定功能?!贝筮\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云平臺研學工作組副組長、“研學大運河云平臺”負責人程顥介紹說。
素質教育成果更需要體現到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上,體現到學生發展質量評價上。
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的《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》明確提出,要對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進行科學評價,并將評價結果逐步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。2021年教育部等6部門出臺的《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》中,已將研學實踐、社會調查等社會體驗作為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?!啊畨延未筮\河研學’獲得素質學分認定,就是對上述政策要求的積極回應,必將起到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?!敝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員王曉燕說。
據了解,在“運河思政”項目試點過程中,參與的學校和師生普遍對運河研學實踐環節給予了高度評價。該環節主要設計了河海對話、河湖對話、江河對話、河河對話、山河對話、天河對話等六大模塊,其中的120個研學點,涵蓋了58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和27處河道遺產所在的城市。學生可以選擇部分研學點開展研學實踐,并獲得相應學分,所得學分統一納入到學分銀行體系中。
“下一步,我們要推動學分銀行與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全面對接,進而打造一個能夠覆蓋終身教育全過程的學分認定、積累和轉換體系?!睆堣硎?。
“讓中小學生都能夠‘研學運河、讀懂中國’,是我們實施‘運河思政’項目的價值所在。希望學分銀行與‘研學大運河云平臺’的合作對接,能夠真正讓‘運河思政’項目落地見效,共同儲備成長、見證成長、激勵成長?!苯K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說。(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林煥新 通訊員 劉立璞)
????8月3日上午,拉薩市人民政府舉辦2020年中國拉薩雪頓節新聞發布會。記者了解到,2020年雪頓節將于8月19日至8月25日在拉薩舉辦。今年雪頓節的主題為“歡樂雪頓,健康拉薩”?!?